解锁“枫桥经验”中的“善治密码”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4-04-25 10:45:40 编辑:李小龙 校对:李娜 责编:王丹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解锁“枫桥经验”中的“善治密码”,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推动基层治理走深走实。

自治为先,激活群众广泛参与“原动力”。“枫桥经验”的核心思想是以群众工作为基础,基层治理中,只有让群众真正参与到治理中来,才能保证治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积极引导村民自治,推动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变“独治”为“共治”,同向 发力,形成合力。要大力探索“党建+村规民约”的乡村治理模式,将村规民约执行情况与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先进典型评优评先等内容挂钩,采取“软引导+硬约束”相结合的方式助推村规民约落地见效。要用好“小板凳议事”“网格化管理”等机制,将意见征求会开到“院坝里”、将意见收集箱设在“家门口”,推进村务治理由“为民做主”变为“由民做主”。

法治为纲,把控基层治理发展“总开关”。国之兴衰系于制,民之安乐皆由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而要啃下基层矛盾这个“硬骨头”,法治建设 不可或缺。广大党员干部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基层工作时,要坚持法治思维,推动观念更新,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氛围。基层党组织要注重培育深厚法治文化,在群众中营造法治氛围,持续深化“法律明白人”培育工作,建立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让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更加真切。同时要充分重视网络意识形态领域,新形势下,“互联网+为民服务”已然是大势所趋,要引导群众在互联网空间合法理性表达诉求,将查办、转办、督办全周期法治化,让“枫桥经验”在守正创新中不断丰富、持续发展。

德治为基,营造淳风化俗“同心圆”。中华美德绵延千年,德治在“润物细无 声”里净化风气,推动文明,以其独特的柔性教化方式滋润着基层治理体系。村干部与群众要协商制定村规民约,坚持将村规民约与移风易俗紧密结合,成立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爱卫协会等。要常态化开展道德讲堂、美德故事宣讲等活动,或是持续推进“文明家庭”“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等评比,充分发挥先进模范、身边榜样在基层治理中的示范引领作用,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举办“立家规、传家训”活动,发挥优秀家风家训的伦理教化功能。积极开展乡村志愿者服务活动,鼓励乡贤人士、社会企业和个人资助特殊群体,培育敬老爱幼、邻里相亲的淳朴民风。

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源于基层实践,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精髓所在,广大党员干部要主动承担历史责任、主动迎接未来挑战,结合时代特性找准“三治融合”平衡点,推动自治、法治、德治三者实现更高层次的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共助和谐。

陈秀飞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