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残疾儿童的守护人——榆林市残联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品牌建设工作纪实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4-04-27 10:40:01 编辑:郝莉娜 校对:李娜 责编:王丹

榆林市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的老师对听障儿童进行康复训练。杨晓慧 摄


“来,仔细看一看,找一找长颈鹿在哪里?给长颈鹿吃一根香蕉吧!”4月23日上午,在榆林市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的个性训练室里,康复老师正在一对一地对听障残疾儿童进行逻辑语言训练,帮助其提高适应能力。

这只是榆林市残联发挥职能作用,促进残疾未成年人康复训练和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全面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榆林市残联充分发挥职能优势,着力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引领、关心关爱和权益保护工作,打造“关爱残疾儿童少年,人人享有康复服务”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品牌,为残疾未成年人提供良好成长环境。

走进榆林高新医院儿童康复中心,每一间治疗室、训练室都配备有各种先进的现代化康复治疗设备。无论是现代器械辅助训练还是引导走路,抑或是鼓励说话,对于康复老师和残疾儿童来说,都不轻松。

对此,从事特殊儿童康复治疗工作10多年之久的高英感受颇深。她说:“有很多孩子刚开始不能顺利进食、不能开口说话,更不会互动交流。如今,已有一部分孩子融入普通幼儿园和小学,我真的为他们高兴。其实,最好的康复是生活,特殊儿童融入社会生活需要更多人的理解与支持,希望全社会都能营造关心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良好氛围。”

据了解,目前榆林高新医院儿童康复治疗科共接诊患儿421人,住院日平均接诊1896人次,门诊日平均接诊160人次,接近饱和状态。通过专业康复训练,保障了有康复需求的儿童能够接受康复救助,接受康复救助的儿童能入普融合,残疾严重不能入普融合的儿童在生活自理、认知、语言等方面的能力显著提高。

随着天气转暖,同样承担着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工作的榆林市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每天都会安排一个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4月23日,记者在该中心看到,自闭症儿童正在游乐区荡秋千、骑车、跳跳床……他们的笑声弥漫整个校园。随后,在康复老师的带领下,大家在操场上玩起了萝卜蹲、123木头人等游戏,一个个明媚的笑脸,在阳光的照耀下愈发灿烂。

“未成年人保护和思想道德建设一直是我们的工作重点,希望通过免费、有效的康复服务,帮助他们提高听力、语言、情绪管理、社会适应等方面的能力。”榆林市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副主任刘婉说,中心还会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康复服务中心的孩子走出中心,融入社会,让社会各界关爱、接纳、帮助残疾未成年人。

作为特殊群体,残疾儿童需要他人给予更多的关爱和保护。近年来,市残联全面开展0—17周岁残疾儿童少年康复救助工作,去年共投入资金2192万元,让1561名残疾儿童得到康复救助,有效减轻了残疾人家庭的负担,推动特殊儿童康复教育事业发展,保障残疾儿童接受有效康复教育。

在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方面,市残联为408名困难残疾大学生和困难残疾人家庭大学生每人提供一次性5000元资助。其中,资助残疾大学生52人、困难残疾人家庭大学生356人。

此外,市残联还不断加强残疾未成年人思想引领,通过“助残日”“残疾预防日”等活动,引导残疾未成年人向上向善。2023年,全市举行各项活动60余次。

“今后,我们要继续加大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辅具适配、特殊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力度,提升全社会对残疾儿童的关注程度,营造关爱残疾儿童的良好社会氛围,用爱心、耐心和热心做好残疾儿童的帮教工作,为全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贡献残联力量。”市残联康复科科长高慧娟说。

记者 杨晓慧 见习记者 李东洁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