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宝鸡田园——周原膴膴 周原肥沃土地产物皆香
94
2023-09-21 11:33:42

编者按:农业是国之根本,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基和源泉。三千多年前,生活在陕西宝鸡的周人非常重视农业,这种生活方式和理念传承影响至今。

宝鸡是《诗经》诞生地之一,翻开《诗经》品读,其间有不少与农耕有关的诗作佳句。正值秋初,西府大地瓜果飘香,就让我们一起伴着果香,品味《诗经》中的宝鸡田园。

一部文韵恒香几千年的《诗经》中,有三百多首妙文,相比其他诗歌,《大雅》中的《绵》,在陕西宝鸡的推广度、应用度比较高了。原因很简单,这首诗说的就是周族首领带族人来到宝鸡的岐山定居的事情,诗歌本身写得明明白白,没有任何争议。其中有句“周原,堇荼如饴”,就更是又有诗意又写实了。

周原膴膴。作者 陈亮

周原膴膴。作者 陈亮

“爰及姜女,聿来胥宇。周原膴膴,堇荼如饴。……”

《绵》在开篇,就十分明显地点出了这首诗歌与宝鸡岐山的关系。“至于岐下”,无疑是周族人来到岐山脚下定居。这里所说的岐山,是指岐山县境内的箭括岭之下。

站在岐山县的周原之上,向北遥望,即可见有两座东西对峙的山峰,与周围的山峰相比,这两座山峰高大、雄伟许多,这就是“岐山”,又名箭括岭。箭括岭有东西二峰,中为缺口,形似箭括而得名。

那么,箭括岭脚下的这片土地怎么样呢?为何能让周人坚定地选择这里?

这个答案,《绵》中叙述得非常清楚——因为这里“周原,堇荼如饴”。意思是,周原土地十分肥沃。肥沃到什么程度呢?就连名为“堇荼”的苦涩野菜,在这里生长出来都十分甜美,如同饴糖一般。

周族是一个农业部族,土地是其根本,拥有广阔丰美的土地,关系到整个部族的兴衰。所以经过数次迁徙后,选定岐山脚下的周原,正是因为其肥美的土地。历代研究《诗经》和周文化的学者普遍认为,周部族的兴盛是由定居周原开始的。

岐山脚下周原土地的肥美,一直延续至今。

自古至今,岐山县北部一带出产的麦子,色泽紫亮、籽粒饱满,被誉为“紫麦”,做的面皮、臊子面分外筋道好吃。“紫麦”和普通麦子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它是在头年种过苜蓿的地里种下的小麦。这种麦子麸皮略微发紫,磨出的面粉颜色与正常的麦子相同,只是吃起来“紫麦”磨的面粉更显筋道,做出的面食尤其好吃。

如今,周原产出的作物不仅有特别的紫麦,还有岐山小强村的苹果、扶风杏林镇的黄桃等特产,的确是“周原,堇荼如饴!”

打开APP,阅读体验更佳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