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曾是榆林最稀缺的颜色,如今却是最厚重的“底色”。
新中国成立初期,榆林仅残存60万亩天然林,林木覆盖率尚不足0.9%,55%以上的国土面积都被广袤的沙地所覆盖。“要想风沙住,就得多栽树”,榆林人开始向沙漠“进军”。从黄沙漫漫到满目苍翠,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从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到打造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一代又一代的榆林人呕心沥血,把“山清水秀、地绿天蓝”的美好蓝图变成现实,书写出一个个可歌可泣的绿色传奇。
誓将沙地变成绿洲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土地三翻五种九不收”,曾经的风沙,让榆林人民饱经磨难,榆林城被迫三次南迁,形成“沙进人退”的被动局面。
新中国成立后,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带领下,榆林开展了“北治沙、南治土”的造林运动。进入21世纪,榆林出台了《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决定》等文件,先后开展了三年植绿大行动、林业建设五年大提升、国土绿化五年行动,持续实施“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双重”项目等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70多年来,榆林坚定不移地把生态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扭住治沙造林不放松”,班子换、事不变,一届连着一届往下传、一茬接着一茬踏实干,终于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飞跃。如今,打开卫星地图可以看到,榆林版图已然被绿色覆盖。几十年来,一代代榆林人与风沙和黄土顽强抗争,全市860万亩流沙基本得到治理,让陕西省的绿色版图向北延伸了400多公里。
大漠驼迹绝,塞上柳色新。截至目前,全市林木保存面积达2360万亩,林木覆盖率从0.9%提高到36%,毛乌素沙地腹地营造万亩以上的成片林165块,建成总长1500公里的长城、北缘、环山、灵榆四条大型防护林带,治沙造林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实现生态经济“双赢”
造一片林子,绿一处荒沙,富一方百姓。曾受风沙危害的150万亩农田,由过去的贫瘠之地,变成了如今稳产高产的基本农田,形成了以防护林为屏障,节水灌溉农业为基础,粮、油、肉、奶为主导产品的绿洲农业新格局。
防沙治沙不仅改善了榆林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生产条件,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目前,全市各类经济林面积达400多万亩,初步搭建起红枣、“两杏”、核桃、山地苹果等独具特色的经济林果产业主框架,形成红、黄、绿各色相融的经济林果产业新形态,建立起集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为主的经济林果产业新体系,整体实现了“林茂粮丰牧发经繁”。
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但促进了榆林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为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生态屏障。目前,榆林依托森林资源,建成16个森林(沙漠)、生态公园,建立了6个自然保护区。
科教兴林薪火相传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来自全国22个省份的林业专业技术人员奔赴榆林治沙造林第一线,他们是榆林科学绿化的先行者和开拓者;七十年代末,榆林林业学校成立,先后培养出8000多名林业专业技术人才,多数已成为全市生态建设的骨干力量;进入新世纪,榆林职业技术学院设立林学院,榆林学院也设立了园林专业,开展林业大专及本科学历教育,榆林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也不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全市范围内建起20多个林业科技示范基地。
“榆林治沙,依靠科技进步,科技贡献率超过60%。”陕西省治沙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石长春说。科教兴林,薪火相传。榆林不断加强科技研究及推广,摸索出了植治与水治的方法,总结出了引水拉沙治沙、搭设沙障造林、飞播造林等技术措施,有效推动了治沙造林速度、质量“双提升”。
同时,随着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榆林林业展览馆成为学习和实践生态建设的“平台”,以女子民兵治沙连、石光银、牛玉琴、张应龙为原型的影视剧目成为彰显榆林地域特色的生态文化产品,治沙精神成为全市人民的共识。
林草兴,则生态兴;生态兴,则文明兴。
如今,榆林市紧盯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目标,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以防沙治沙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主攻方向,以“三北”六期建设项目和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为抓手,聚焦“东西南北中”五大生态空间,按照乔灌草相结合、针阔叶相搭配的模式,全面提升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加快榆林“二次绿色”革命进程,一幅山水和谐、绿色发展的生态新画卷已徐徐展开。(记者 马露露 孙永波)
编辑 梁亚玲 责编 马明文